游客发表
换句话说,美元和美国的债务已经绑架了世界。
这将使得制造业区域的生产水平上升,制造业在该区域大规模地集聚,并使得该区域的工资上升。干脆有些学者就说,应该把新经济地理学改为空间经济学,这样就无需为现实中的地域、区位的对应而烦恼了。
随着时间的发展,世界对制成品的需求上升。虽然不过百年,但是现在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几乎已是注定,很难发生动摇。一 第一次爆发 克鲁格曼从小没有身体上的丰富经历,精神上却一直追求最广阔空间和时间探索。克鲁格曼非常不赞成加尔布雷斯所说的名言,我们都在从事一个失败的职业,他相信自己追逐的事业,从长期来看,我们的模型将做到如屠能的区位模型一样地漂亮,更加地准确。因为工作努力,克鲁格曼接受委托执笔了1983年的总统经济报告。
地理学理论有着丰富的传统,受到诸如几何学、社会物理学以及人文科学的影响。划分区域范围时,显得过分抽象化。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实现了以住和行为主导的重大升级,进而带动了房地产业和汽车业的发展。
广东省率先通过实施发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等措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增长,为再次激发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活力提供了一定的参照系。而对于广大居民来说,反对救市,降低房价,在促进其居住条件的改善方面可能更具有直接性。然而,土地的垄断性决定了房地产业并非是充分竞争产业。而在重化工业高额的产业利润率的吸引下,近几年来大量资本涌入房地产业。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因此,正确评估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产业升级的贡献,探寻产业升级的推进政策和应急性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的平衡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
承担着中国经济增长重任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主要以低端化的加工组装产业环节为主,面对骤然而至的国际国内不利因素,该地区的大量制造业企业难以应付,难以通过产业深化创新开展自救,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经营困境。第二,利润空间的过度压缩可能会导致大量房地产企业的破产,进而严重累及房地产业利益共同体——金融业。目前有三大困境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趋向有着决定性影响,即房地产业的发展困境、全球金融危机的强力冲击和产业升级困境。一般认为,产业升级是一个中观概念,是较长时期内的经济行为,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关联度不大。
首先,房地产业的矛盾焦点集中在要不要继续降低房价、要不要救市等问题上。事实上,后者真实地反映了保持短期内宏观经济稳定和改变传统的两高一资、加工组装型产品主导型出口模式,以产业深化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之间的尖锐矛盾。与居民消费结构的重大升级相适应,中国进入了重化工业化阶段。针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所宣称的降价必将严重危害到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对此,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中央政府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
针对这种状况,各级政府试图通过推进产业升级来达到舒缓经济衰退的目的,但产业升级特别是产业深化创新,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即笼易腾,而鸟难换,从而形成了产业升级的困境。(樊继达、李江涛/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时报) 进入专题: 宏观调控 。
无论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在短期内仍很难弥补它与过度透支的房地产价格间的巨大落差。第一,关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部门当前推行的旨在刺激房地产消费而非保房价的调控思路是正确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围绕刺激居民买房推出一系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同时,应给予居民可消费的空间,即真正推进社会保障住宅体系的大规模建设,打造以扩大内需实现宏观经济软着陆的物质基础,因为它不仅能够刺激居民最终消费,而且是扩大投资、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方面。1.房地产业的发展困境。这一方面符合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一般规则,另一方面也符合建立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趋向。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契机,缩小城乡与地区收入差距,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刺激民间消费的快速增长,也是弥补经济增长率下滑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在短期内,该项政策有助于出口额的恢复和挽救出口型企业而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扩大和蔓延,仅仅是富国消费需求减少影响出口,就马上使得生产过剩供过于求,需求的作用大于货币紧缩,物价马上呈下降的趋势,而且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变成了贬值的压力。
研究结果证明,要维持银行发行和财税的回收永远等额,增值税的征和退就只有一个唯一的规律,即内贸销项税=内销价×征税率,外贸退税额=离岸价÷1.17×17%(现行的征、退税办法正好相反,从而也导致了政策与实际效果都相反的情况),其中内销价=离岸价+退税额,内贸或外贸应征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其中就有两高一资产品企业有通过银行热钱减少的汇率性转换补贴,价格越来越高,占用的资金越来越大,出口竞争力强效益也好。
2007年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世界富国只不过收敛了点过于奢侈的消费,对出口的依赖使我国就出现了广东有大批企业倒闭、山东外商投资企业集体逃逸等情况,但我国的外汇储备却净增了4600亿美元。自从七十年代金本位结束后,货币数量的变化正如周其仁教授指出的背后还有一套至今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突出的是日本、墨西哥、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因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热钱)而繁荣一时,但却又都因外资突然外逃(冷钱)而发生了金融危机,实践的结果至今并没有从理论上解决在实践中发生热钱和冷钱的原因。
财税与出口商的关系是:财税只退还出口商累计已征的消费税,不仅不退还本出口环节这1元的消费税,还要按内销照样征收这1元。世界经济从七十年代就已进入纸币数量的阶段,但我国对纸币数量的理论和调控手段却还主要仍然停留在金本位制时期用的M2上,而由于M2涵盖面不够,很多国家早已经停止使用M2这一调控工具了。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我国反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就增加了近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种非正常的现象是由这样产生的。显然,我国实行不同的退税率与零税率是矛盾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借用出口收取的外汇,不知其所以然的按照退税率的变化发行人民币,然后又不知不觉的流失货币或商品形态的资产。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没有人民币发行的自主权,实际上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早在《全球化共识已经死亡》中就已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不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国际财富交易媒介,如果不解决好国际货币问题,任何发展都可能演变成掠夺和欺骗。
从出口流失资产的货币形态看:表现为冷钱和热钱。其次,美国的利率和中国的退税变化完全是对应的。
由此出现了这种异常情况:央行假如没有热钱出口企业的倒闭,国际账户的资金不是因冷钱而流出,外汇储备早就远远超过新增万亿美元了,对冲负担更重潜亏更大。银行依据进口报关、收汇核销和退税审核,付给了出口商10元,就等于新发行了1元人民币,但实际财税又只回收了0.6元,因此,人民币流通量就会多出来0.4元,表现为外汇储备的增加,即我们所称的热钱。
08年10月7日和29日美国又将2%的利率再次降回到了1%,伯南克还宣称不排除降至零利率的可能值的深思。在次贷危机之前,美国从来就是我们发展市场经济顶礼膜拜的老师,老师对中国和美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不得不令我们在应对当前全球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前需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
从上述分析,这1元与进口商无关,但这1元在银行、出口商和财税之间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出口商按收汇由银行兑现了10元,就等于已付了1元,财税实际只征收了0.6元,就意味着出口商多得到了0.4元。还表示,世界经济最恶劣的时期已经结束了,目前美国股市估值已经有些偏低,并认为美国的经济系统仍然运转得不错。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状况?根源在于增加的外汇储备并非是真实的外贸顺差,而是依据出口收汇按照退税率再分配的结果。退税率变化后出口产品是涨是降,或是生产热钱还是冷钱,决定于不得退增值税额小于还是大于本销售环节的消费税(或称产品税),即内销价÷1.17×17%×17%。
二是明年1月企业核算对应的出口额是今年的9月,而今年7月开始顺差又逐渐增加,但欧盟和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对美元贬值对人民币升值,由今年主要是美国再加上今后对这些国家出口的困难,当期出口收汇会越来越少,因此,核算月份的出口额大于当月出口收汇容易造成外汇可流动性的紧缺。假如财税向出口商征收1.2元,由于进口商10元价格中的9元完全是一种通常的兑换关系,但已收已付的税却只有1元,而进口商付汇不可能再增加。
2007年以来在内控外压的严峻形势下,我国是赚了近万亿美元的外汇还是亏了?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不容回避又最现实的命题。进口商与银行的关系是:出口汇兑必须经过银行,银行收到进口商10元,其中的1元税是这样一种过程,进口商交了本销售环节1元应征税给银行,然后又收到了银行代退回的1元本环节的消费税,这样进口商得到了1元再加上从出口商降价=累计已征的消费税,就退回了全部内含在商品中的消费税,所以进口商只要向银行交了10元就清楚了。
财税和银行只要热钱还有一定的规模就与中小企业好坏无关,上半年状况就是最好的实践,但下半年的趋势就不得不令人担忧了。进入专题: 人民币 。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